新加坡以一隅小国,通过近几十年的规划建设成为宜居城市的典范之一,高密度与高速度发展的同时,并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,也几乎没有留下高速发展而遗留的各种城市问题和遗憾。新加坡规划中的一些非常规的思维,可否给其他城市带来些许启示呢?
建设顺时 vs 蓝图倒推
时间只能顺时,城市发展当然如此。规划也需按顺时筹谋吗?新加坡采用的是蓝图倒推的方法,即先设定X年的终极目标,再倒推至最近10-15年的近期目标。规划倒推的好处是从建设之始便设定城市远期合理的边界、密度、高度,预留好公共设施、道路、地铁等,城市有序发展,避免了一些城市规划上忽东忽西,建设上忽高忽低的随意性,短期预测下设施和道路不足,没几年就需旧改等诸多城市问题。新加坡的公共组屋自1960年代建设至今,拆除重建栋数仅为4%,新区旧区标准统一,密度相宜,为城市建设节约了大量的试错成本,一次性高品质建设,城市建设鲜有遗憾。
资源限制 vs 发展谋求
众所周知,新加坡是一个除了阳光和空气,资源极度匮乏的地区。若按岛内现有资源来评估新加坡发展的规模,极难从1965年建国时188万人,发展成为目前570万人口的国家。资源问题确实是一个国家或城市发展的重要考量,但新加坡用自身的实例证明,确立城市发展的目标时不需因资源限制而妥协。以水为例,没有淡水资源的新加坡,自1970年代起就进行废水回收利用生产新生水的可行性研究,目前新加坡自己生产的新生水已经可满足岛内40%的用水需求,未来比例会继续提升。新加坡目前的四大水喉为:进口水、雨水收集、海水淡化及新生水。除了多渠道的供水方式外,节约用水、循环利用、控制水价、可持续发展等全方位处理水资源问题。新加坡为了城市发展而直面资源短板并理性谋划解决的做法,值得思考和借鉴。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,未来解决的途径和方式更会大大提升。
环境保护 vs 经济发展
目前中国制定了严格环保措施,很多人担心会影响城市发展的经济效益。保护和发展,看似相互矛盾的悖论,二者是否不可兼得呢?1960年代的新加坡是东南亚最落后的地区之一,比当时的仰光、曼德勒、胡志明市等还要落后,走在路上凭着熏天的气味就知到了新加坡河。为了快速的改变国家形象,政府设立了清洁绿色新加坡的目标,环境问题是其中重要的方面。目前优质的环境和发达的经济同时成为新加坡两张重要名片。从短期的投入来说,环保的要求高确实会提升成本,也会影响企业入驻的门类和门槛,但是从长远来看,优良的环境会提升整体城市的价值,成为经济发展的良性保证,二者相得益彰。
(未完待续,敬请期待(下)篇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