客户
永春仙硿岩
项目类型
整体规划方案设计
土地面积
22.9 Ha
项目类型
文化与休闲
建筑面积
12,060m2
场地面积
22.9 Ha
历史与背景
普足故里慈济文化园位于中国东南地区永春县岵山镇的一座山上。该园区旨在纪念中国民间信仰神祇清水祖师而建,规划为一处重要的文化综合体。
清水祖师,本名陈昭应,生于北宋时期公元1047年,出生地为岵山镇。他自幼出家为僧,法号“普足”。普足以祈雨、架桥、制药救人闻名一方,因其德行与功绩,当地百姓为其建庙祭祀。
清水祖师不仅在中国南方广受崇敬,也远播至台湾和东南亚地区。虽然他出生于岵山,但最为人称道的贡献主要在邻县安溪。此次项目正是为表彰并纪念清水祖师的诞生地、修学与弘法之处。
规划灵感
文化园的规划灵感源自中国传统山水画。整体建筑设计与自然山地地形相融合。园区坐落于山腰,以北面的山峰和东西两侧的山脉作为屏障,形成天然的环抱之势。从岵山镇远眺,整个园区宛如一幅真实的山水画卷,山间溪水自上而下汇入中央水体,流动于园区之间。
场地规划与建筑设计
因地制宜,整体园区在规划中顺应山势,通过合理布置道路和车道,尽量减少对地形的破坏。同时,建筑群在布局上借鉴了传统民居的院落形式,以增强自然通风与采光效果。为强化与岵山镇的视觉联系,园区特别在部分平台设计了入口、阳台与观景点。所有单体建筑均设有独立车道与停车场,方便交通与出入。
建筑风格上,设计以现代手法演绎永春地方的传统建筑特色。其特点为横向舒展的低矮建筑,覆以温润的灰色瓦顶,并在白墙间点缀红色元素。这些特征使其有别于闽南其他地区的传统建筑风貌。
标志性建筑
园区建筑依山而建,自上而下形成等级序列。位于半山腰之上的最高点是观天台,其下是现有的仙硿岩寺庙,再往下是清水灵坛。灵坛之所以选址于此,是因寺庙僧人曾在雨后夜晚见到清水祖师的云状身影显现于此。再往下是宗祖堂,而山脚则设有大型开放广场,用于祭祀与活动。紧邻广场的是清水文化展馆,用以展示祖师的历史与文化。此外,园区还包含商业街区、游客中心、办公楼与入口广场,另有学习、诊疗与住宿设施分布在道路两侧。
历史与文化的桥梁
完工后,文化园将成为一处生动展现清水祖师生平与事迹的文化综合体。因其重要的文化意义,园区不仅将吸引广大游客与信众,也将成为本地居民的休闲公园,提供健身与休闲的空间。
植根于清水祖师文化,项目旨在加深来访者与居民对祖师历史、文化与信仰的理解。园区也希望通过这一建设,提升本地文化与生态地位,同时促进社区的健康与幸福。